世界占術大觀(2)
「困難」、「未知」往往都會使人步向失敗之路。人類使用預知術,通常都是希望跟成功或幸福拉近距離。情況就好像我們出門前會聽聽收音機的天氣預報一樣。
所謂有求自有供,於是又有人開始把人類生活的經驗和想法結集紀錄,並好好整理。結果成了一門專門統計人類生活模式的學科,當中的資料除了不同的人類習性外,亦記載了因應這一些習性所生的行為和想法,當然亦記載了這一些行為所帶來的結果。
在幾千年前,也許是英文和阿拉伯數字尚未流進中土的時候,中國的老祖先已經懂得用他們的方法,開始了他們在統計學上的資料整編。
當時,日、月金、水、木、火和土於他們而言,除了是一些物資和元素外,也是一些作為結習屬類的符號。他們小心地按照著五行中相互影響的關係(即五行生剋),將世上萬事萬物分門別類,大至一山一水,小至風石雨露、還有中醫的醫學埋論,人體的五官五臟或任何一部分,甚或抽象如空氣和氣味,都有其陰陽五行所屬。表面簡單的分類,裡面種種卻是在一個循環系統互相牽引著。水份空氣、人物禽畜……陰陽五行間的生剋關係,說到底就是晝夜的生態循環。
我們至母體受精以後,一直無可避免生活地在的生態循環之中。例如我們飲的水,同時也在供養著我們吃的植物,植物經光熱燃燒後,又會化成塵土……如果循環系統中任何部份有所差異,其他的就會因其差異而產生相互影響。好的影響,可說是一種改善,壞的影響,就是一種惡性循環,就好像是現今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環保理論一樣。於是透過這一些資料我們便可以了甚麼時代出生的人,在甚麼教育下有甚麼想法。這一些想法又會怎樣影響著他們的喜好,最後這一些喜好會促使他們走向怎樣的生活模式。
|